Search


【深度報導寫作】改寫(一)
***
改寫不只是「順稿」,當然更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深度報導寫作】改寫(一)
***
改寫不只是「順稿」,當然更不是「校稿」,改寫是整體文稿的重新審視,大到敘述線與段落結構的調整,小到描寫的遣詞用字再修飾。

遺憾的是,核稿多年,常見有些記者寫完初稿後,自己連再校看一遍都沒有,就匆促交稿了,更遑論改寫。

沒有經過校稿、沒有再次順稿的稿子,最常出現的問題諸如錯字連篇、句法糾結不順、文意不明,甚至段落最後竟是逗號,嚴重曝露寫作者的草率與稚嫩。

其實,這種心態十分正常,也不難理解。寫作是一種焦慮的孕育過程,折騰多日,好不容易寫完,急於脫手交稿,就像懷胎十月的準媽媽,急於「卸貨」般快慰吧。

這是一種本能的衝動,但能否自我克制,也就成為能否邁向專業的門檻。一位老藝術家如此告誡:「良人勿示人以樸。」就是說一位自持、自重、自我要求的人,是不會將粗疏的作品輕易出手的。

寫作者自己會不會再校一次稿、再順一次稿,其實已經向專業的寫作跨出了小小的一步。

不要擔心初稿,曾入圍普立茲獎的《華盛頓郵報》記者安妮‧赫爾說:「只有編輯知道可怕的真相:就算最好的敘事故事,一開始也寫得很糟糕。」

重要的是,寫作者有沒有「堅韌地做到最好的自己」的決心。

村上春樹在「身為職業小說家」一書中談到「改寫」時說:「重要的是重新改寫這行為本身。作家決心『這裡要改寫得更好』,在書桌前坐下,開始動手修文章,這種姿勢本身就擁有比什麼都重要的意義。」

安妮‧赫爾說:「成功的寫作需要強烈的競爭感,不是跟別人,而是跟自己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編輯」,當然值得作為一種志業來追尋,它既啟蒙世界,也發現了自己。
View all posts